掛鐘最早是由塔鐘演變而來,大約在16世紀歐洲出現龐大體積的塔鐘建筑,限于當時的制造技術,鐘表一般體積較大。隨著技術發展,在20世紀中期日本的石英鐘技術的突破以及在鐘表上的應用。掛鐘在表面上是一種懸掛于門廳和房間上的一種計時機械,其實從風水的角度來看,它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招財進寶,避邪氣,助主人運勢,是一款不錯的風水飾品。
掛鐘結構
1、前殼(也叫前蓋):表面處理方式有:直接注塑出顏色,噴漆,電鍍,披覆(又叫轉。,燙印等。
2、后殼(也叫后蓋)
3、電池蓋
4、鏡面:材質有玻璃的(又分為平玻和弧玻)和塑料的,其中掛墻鐘基本上都是玻璃的,臺鐘則2種都有。
5、鐘面(也叫字面):材質有紙的,PVC(塑料的一種)的,金屬的。其上的刻度、文字及圖案都是絲印上去的。
6、鐘針(也叫指針):材質有塑料的和金屬的,其中掛墻鐘基本上都是金屬的,臺鐘則2種都有。
7、機芯(走時):
①按秒針的運行方式分為:跳秒機芯和掃秒機芯(又叫靜音機芯)。
②掛墻鐘機芯分為:單走時機芯(簡稱單機)和音樂整點報時機芯(又叫打點機芯)。
③臺鐘機芯分為:單機和鬧機。其中鬧機又分為單鬧機芯和帶貪睡功能的鬧機。鬧機的響鬧聲音又分為單段BB聲和4段BB聲(即由弱漸強的BB聲)。
8、螺釘
9、LCD(即液晶顯示)組件:分為中文和英文2種。一個鐘上只有1個LCD組件的,一般顯示內容為萬年歷(即公歷年、月、日、星期,中文的有農歷月、日)和溫度;一個鐘上有2個LCD組件的,其中1個顯示萬年歷,另外1個顯示溫度和濕度。
10、擺機芯(輔助機芯):分為平擺機芯和轉擺機芯